巴中枇杷村支书回应"禁办二婚酒":刹住大操大办风

公告图片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不小的讨论。有评论文章指出,从法律层面而言,二婚与一婚并无任何区别,同样都是受到婚姻法等法律保护的合法婚姻。尽管多数人对于二婚都采取低调态度,往往不会选择办酒,但这仅仅是个人选择,从法律层面来说,他们有办“二婚酒”的自由。村委会、村红白理事会发公告叫停“二婚酒”,不仅侵害了村民的这种自由,更是存在对“二婚”的歧视与偏见,这与婚姻法及婚姻自由原则是相背离的。

2月24日上午,水宁寺镇政府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上述公告的根据来自于枇杷村的《村规民约》,但具体对应的条例其不甚清楚。

当日下午,枇杷村村支书杨彬对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称,村委会和村红白理事会是按程序办事,并且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。“公告中‘严肃查处’的措辞可能不到位,(我们)只是想刹住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。”他表示,并不会干涉村民对结婚、生子、过寿的理性庆贺,“包括二婚、生日等喜庆日子。如果不是向全村收红包,而是亲戚好友一起吃顿饭,我们不会干涉。”

他说,2月19日,村民张某某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出了赴宴邀请,当时就有不少村民通过微信、电话或者当面来村红白理事会检举。收到检举后,村委会、村红白理事会当天就到村民家进行劝解,此后又再三对张家父子做工作,均无果。于是,村委会和村红白理事于2月23日下午向全村村民发出了210封前文提及的公告。

杨彬回忆,公告中提及的《村规民约》是自201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。此前,枇杷村村民操办酒席泛滥成风。“退休、立碑、当兵、每年生日都要办酒,甚至修一间屋子办一次酒。”杨彬认为,这种过度操办酒席的现象使得好事变成“陋习”,宴席本身成本不低,来往宾客的礼金还要层层翻倍,使得人情成本越来越高,经济条件差的村民还得借钱吃酒。